宿遷“智”“數”賦能 促進城鄉發展“同頻共振”
2022年12月05日09:26 來源: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,暢通城鄉要素流動。近年來,宿遷市全力推進“四化”同步集成改革建設,用“智能化”“數字化”賦能社會治理,促進宿遷市城鄉發展“同頻共振”。
宿城區生態環境局科員陳可說:“報告指揮長,系統顯示宿遷中學監測點位PM 2.5值偏高?!?/P>
宿城區綜合指揮調度中心主任 彭濤說:“請2號無人機到宿遷中學周邊開展巡查。工作人員聯系這邊網格員,請各位網格員聯系物業安排灑水降塵,請工作人員打開智慧工地平臺,查看周邊工地?!?/P>
輕點鍵盤,就能實時掌握環境數據;隔空喊話,即可實現多部門聯動治理。在宿城區綜合指揮調度中心,集綜合感知、數據治理、聯動指揮于一體的城市大腦,讓這場“云端”治污行動精準而高效。
宿城區綜合指揮調度中心主任彭濤說:“我們通過智慧系統,第一時間發現問題,圍繞著這個指標,各部門履職,把多部門聯動,把這個指標以最快的速度給它降下來?!?/P>
目前,宿城區指揮中心已構建“大綜治、大城管、大交通、大應急”四大治理”數據大屏,掛接智慧養老、應急綜合業務平臺、智慧城管等24個自建系統,切實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服務管理,推動政府數字化、智能化運行。
當都市街頭閃動智慧火花時,在廣袤鄉村,躍動的數據也正與鳥語花香交相輝映。走進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,電視端的“數字堰下”,讓老年人生活比以前方便了很多。從訂餐、送水,到買藥、理發等,按一按遙控器、打個電話,就能享受到上門服務。對于年輕人來說,“數字堰下”手機端就更方便了,村民們在手機上就能買菜、交水電費、求職招工、發布花木買賣信息以及查看政策發布、村務公告等。
村民嚴武說:“數字堰下里面有個便民服務點開就可以下單了,里面有很多東西,生活用品都有,當天下單第二天就到了?!?/P>
數字鄉村不止在堰下,在沭陽縣耿圩鎮蝴蝶谷,智慧大棚智控系統突破了傳統花期限制,實現“四季花常開”;在泗陽縣李口鎮,“互聯網+”養老平臺,讓獨居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助餐、助潔、助醫、助行“四助”服務;在泗洪的田間地頭,農民用手機一鍵決策,植保無人機自動巡航……數千年來守望相依的城與鄉,正站在整體智治的同一起跑線上,朝著更聰明、更智慧的目標攜手并進。